本文主要涉及冻肉走私这一热点话题,在此基础上探讨在我国的走私冻肉行为中,涉及到的数量以及相关的法律处罚。
冻肉走私是指未经进口手续或违规进口的肉类产品,通过不合法的方式进入境内,再转卖给国内市场,从中获取暴利的现象。按照主要来源地划分,目前主要有越南、加拿大等的冻肉走私。
发展历程
近几年来,随着我国猪肉产业的发展和生猪存栏量的大幅度下降,冻肉走私开始逐渐兴起。2018年底,我国海关局发布了《对进口肉类加强监管的措施》,明确规定未经检验检疫进口的肉类产品必须进行退运处理,意味着冻肉走私将面临更严厉的打击。2019年9月,广州海关查获了一起冻肉走私案,涉案数量达到了24吨,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
特征与特点
冻肉走私的特点在于价格低廉、流通渠道复杂。由于其不受监管,食品安全难以保障,甚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。而且,冻肉走私通常会夹杂其他走私货物,如毒品、假冒伪劣商品等。
应用领域
冻肉走私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,逐渐透支了国内的生猪产业,对国内的经济秩序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。同时,由于其涉嫌卫生问题,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存在潜在威胁。
研究现状
针对冻肉走私的问题,我国政府一直在加倍打击。从**发布的数据来看,2020年1-9月,全国共查获走私冻鸡、猪肉、牛肉等肉制品2.65万吨,价值12.23亿元。同时,国内的法律也在逐步完善,冻肉走私行为的刑法处罚也日益加重。
展望与发展
冻肉走私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,其打击也需要政府、法律、行业和社会各方合力贯彻。未来,应加强对走私管制的力度,同时在养殖、加工等环节上进行改革,提高我国肉类产业的竞争力,为打击冻肉走私提供有力保障。